推薦你試聽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英文課:

指示藥品說明艱澀,民眾有看沒有懂。Y先生日前為懷孕的妻子買痠痛貼布,購買時沒諮詢藥師,回家翻看說明書,見到「懷孕第三期不建議使用」,腦筋急轉彎後仍看不懂。醫改會表示,第三期指的是懷胎七個月後,說明書不友善,無助民眾自我把關用藥安全,要求食藥署改革。

醫改會曾進行全國民調,高達八成五的民眾希望藥盒明顯處能有警語或重要指示,且每5人就有1人認為說明書用詞太專業、看不懂。

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,歐美藥品的外盒警語資訊,均清楚刊印在同一平面,並使用統一格式,讓民眾一目了然,台灣則像玩魔術方塊,得上下翻找,甚至有的警語還躲在密密麻麻的說明書中。

至於說明書,歐盟國家採QA方式或智慧圖示,美國更以11歲兒童的閱讀能力為撰寫標準,確保文字淺白,例如胃藥說明書寫「減少胃酸分泌」,反觀台灣的胃藥說明寫「本品為專一而作用迅速之組織胺結抗劑…...」等,咬文嚼字、有看沒有懂。

醫改會六年前於全國藥品政策會議上,提案要求改革藥品包裝及說明書,在大會上通過「推動說明書用語明確化與簡明易懂」決議。但劉淑瓊說,事隔六年,僅管食藥署稱有請「社會賢達」協助修正用語,但文字仍艱澀難懂,全國藥品政策會議推動的改革僅是紙上談兵。

醫改會日前派出神秘客,到藥局購買Ibuprofen(異布洛芬)、Diclofenac(待克菲那)二類消炎指示藥。結果藥師沒有協助把關,買回來的指示藥外盒寫著「注意事項請詳閱盒內說明書」,但說明書無任何警語及禁忌對象,不過同成分、同劑量的另家廠牌指示藥,就標明12歲以下不得使用。

明天是世界藥師節暨全國用藥安全日,醫改會提出「給我0800、不要2266」、「我要說明書、不要教科書」、「警語亮出來、不要躲貓貓」三項藥品換裝訴求,還給民眾一張看得懂的藥品說明書。





F4177E188F64EB3A
arrow
arrow

    銀行貸款利息怎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